2012年,剧组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★,我身边坐了一个美国人★,我问他能否看得懂,他说,“noproblem,看完后★,我要去敦煌★,要去中国看看★。”
主办: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: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()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()
王琼:1979年10月1日,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★,《丝路花雨》赴北京演出,名震海内外文艺界,随后又受邀前往广州★、香港、上海等地演出。演员们就一直回不来,一去就是几个月,换季的衣物只能在当地购买。剧组受邀赴香港演出★,最终演了15场,当地媒体和观众对这部剧的评价是“骆驼上台了,飞天复活了”。
王琼:根据市场变化和观众审美需求,我们必须不断创新、升级换代。截至目前★,该剧已有1979年原版、2008年奥运版、2016年提升版和驻场演出旅游版★。剧组在服装、舞美★、音乐★、演出时长上,都按照舞剧的国际标准来执行★,并大胆尝试通过投影技术、大屏技术等现代数字化技术,不断契合当下观众欣赏需求。
《丝路花雨》是如何体现中西元素的?为何受海外观众青睐?“45岁”的它,又如何常演常新★?国家一级演员、一级编导★,甘肃省歌舞剧院副院长王琼近日接受中新社★“东西问”独家专访,作出阐释★。
2024年,我们计划面向全世界观众打造国际版《丝路花雨》,期望在全世界招募,让共建★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演员来共同参演,尤其是在舞剧中的★“二十七国交易会盛大举办”这幕,再现丝绸之路畅通,中外友谊长青情景。
通过舞蹈,在面对不同文化时★,我们要找到具有共性、互通的人文精神,真诚地去表达。赴海外演出时,我们也要主动吸收和借鉴当地的优秀文化★,不断开阔主创团队和演员的国际视野★,学习他人所长。(完)
舞蹈是一门带有世界文化印记的艺术,例如在甘肃这片土壤上诞生的“敦煌舞”★,就淋漓尽致展现了古丝绸之路各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碰撞和交流,并以其独有的艺术特色★,为各国观众带去了文化和艺术享受★。
《丝路花雨》博采众长,集中国霓裳羽衣舞、敦煌舞、印度舞★、黑巾舞、波斯马铃舞等于一身,呈现了一台舞种类型多样、舞蹈造型新颖的大型舞剧。台上二十七国交易会盛大举办,舞剧在音乐、服饰等方面,尽力还原当时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贸往来的盛况★。
中国经典舞剧《丝路花雨》★,素有“中国民族舞剧的里程碑★”之誉,其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,以丝绸之路和平与友谊为主题,自1979年演出至今。截至2023年底,该剧先后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3952场。
为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,该剧还通过传统电视和网络平台呈现,让舞剧更加接地气。2021年《丝路花雨》“触网”亮相由河南卫视与哔哩哔哩(B站)共同制作出品的舞蹈新综艺节目《舞千年》,以精彩绝伦的舞蹈表演★,沉浸式的舞台空间,配合顶尖的视觉效果技艺,高度还原历史场景。2022年,《丝路花雨》进行了云端全球首播,吸引超20万人在线年,为满足市场需求,《丝路花雨》旅游版推出,在敦煌大剧院开启常态化演出,并引进一批外国演员★。尤其是在舞剧的第三场,英娘跟随伊努思前往他的国家★、与当地民众朝夕相处★,剧中的外国民众就是由外国演员来演绎。2018年★,旅游版《丝路花雨》接着在兰州黄河剧院驻场演出。
没有冲突不成戏剧。艺术家们根据史料进行挖掘,创作出代表古代无名工匠的神笔张、英娘★、正义的河西节度使,及掌管敦煌集市的市曹★、强盗窦虎等反面人物。以唐朝盛世为历史背景,以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创作主线★,讲述了古丝绸之路上善良淳朴的神笔张与英娘父女为救助外国商人,所发生的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★。
《丝路花雨》不仅★“复活”了沉默千年的敦煌,更像一个移动的“文化艺术博物馆”,如旅行车一样在世界各地巡演★,成为让国外友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。《丝路花雨》亲历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,也由此拉开了中国艺术表演团队出访世界开展文化交流的序幕★。
赴海外演出,前辈们起初也是忐忑的★,担心海外观众能否仅依靠演员们的肢体语言,就看懂中国文化想要表达的情感。1982年,剧组受邀赴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演出★,演出结束时,台下一片寂静,30秒后★,台下响起热潮般的掌声★,谢幕时间长达25分钟。这是来自东方的中国艺术进入海外市场的早期探索。
当时★,敦煌成为甘肃艺术家们创作新剧、探求改变的突破口。唐朝时的敦煌,交通便利、经贸往来频繁★、文化繁荣,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,该时期是敦煌发展的鼎盛时期,剧本创作也就确定在了唐朝。而在隋唐时期★,中国与多个国家互通使节、友好往来,其中最突出的是波斯★。波斯商人伊努思,就作为中外友好的象征创作出来了。
2024年2月23日晚,中国经典舞剧《丝路花雨》在甘肃兰州演出恭贺新春★。李亚龙摄
中新社记者★:《丝路花雨》创作的时代背景是什么★?创排过程中怎样体现出中西元素?
前辈们七下敦煌,数易其稿,不断摸索和修改,舞剧名称由《敦煌曲》《丝绸之路》,最终定为《丝路花雨》,传演至今。1979年5月23日★,《丝路花雨》在兰州黄河剧院首演,是中国舞剧“华丽的转身”。
近十年来★,中国舞剧有了质的飞跃★,精品不断。浙江宁波市歌舞剧院创作舞剧《花木兰》,有了之前美国拍摄动画片《花木兰》的市场基础★,步入海外备受关注★;《孔子》《只此青绿》等中国舞剧★,依托中国经典文化走向国际市场,为海外观众所接纳和喜爱,既突显了中国艺术和文化不断被世界看见和了解的历程,也是艺术无国界,各美其美★、美美与共的体现。
中新社记者: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,《丝路花雨》开启了一条让中华文化★“远渡海外”走向世界的道路,该剧打动海外观众的是什么?
2023年4月17日晚,中国经典舞剧《丝路花雨》在澳门百老汇剧场演出。甘肃演艺集团供图
王琼★:我和舞剧《丝路花雨》冥冥之中有缘,1979年首演之日★,我刚出生★,与它同岁★;我是这部剧中的第12位英娘,也是在舞台上跳得最久的英娘。据前辈们讲,1977年★,甘肃省歌舞团(现甘肃省歌舞剧院)创作团队排汇演剧目,时任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舜瑶建议,将目光投向甘肃河西大漠深处的“艺术富矿”敦煌★。
2024年2月23日晚,中国经典舞剧《丝路花雨》在甘肃兰州演出恭贺新春。李亚龙摄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6212006002 ICP备案: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★:甘B2-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(甘)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★:甘B2__20120010
版权声明:凡注有稿件来源为“中国甘肃网”的稿件★,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,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★“中国甘肃网★”。